交過社保又去讀研究生畢業后可以算應屆生嗎
作者:在職研究生信息查詢網 來源:在職研究生信息查詢網 上傳時間:2023-07-07
近年來考研讀研成為了許多優秀學子學業生涯的必經之路,也成為了許多職場人士提升職業競爭力的重要途徑。部分學員工作了一段時間,有過社保繳納記錄之后想去讀研,那么,交過社保又去讀研究生畢業后可以算應屆生嗎?下面就來介紹。
可以算應屆生嗎?
交過社保又去讀研究生畢業后算不算應屆生有以下兩種情況:
(1)上學前有社保記錄不影響應屆生身份:讀大學前有社保記錄,一般不影響大學畢業后的應屆生身份;本科畢業后有參與工作,有了社保記錄,在讀研畢業時不影響研究生的應屆生身份。
(2)上學期間有社保記錄影響應屆生身份:以應屆生身份報考公務員相關崗位,在公務員錄取過程中,會被要求繳納“無社保繳納記錄”證明。
注意:對于“二次入學”,即工作后又繼續攻讀全日制學位的同學,一定注意在入學期間暫停繳納社保,否則可能影響最終應屆畢業生身份的判定。
我們按照時間段來說:
1、上學前有社保記錄無影響
例如:讀大學之前有了社保記錄,一般不影響大學畢業后的應屆畢業生身份;還有就是本科畢業后考研的兩年期間內有工作,有了社保記錄,在讀研畢業時不影響研究生畢業的應屆生身份。
2、上學期間有社保記錄影響應屆生身份
例如在我們本科畢業時考公務員,錄取過程中,會要求你繳納“無社保繳納記錄”的證明,如果你在讀書期間交了社保,這個證明就開不出來了,你也就不能進入體制內了。
3、應屆畢業生身份喪失
假如你在6月份畢業后,7月份你工作的單位給你上了社保,但8月份你失業了,此時你也喪失了應屆畢業生身份。
如何判別應屆生身份
根據,國家統一招生的普通高校畢業生離校時和在擇業期內(國家規定擇業期為二年)未落實工作單位,其戶口、檔案、組織關系保留在原畢業學校,或保留在各級畢業生就業主管部門(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各級人才交流服務機構和各級公共就業服務機構的畢業生,可按應屆高校畢業生對待。
應屆生的分類
當年應屆畢業生:國家統一招生的高校學生在學的最后一年,即將畢業但還沒拿到畢業證,處于實習或待業狀態;擇業期的應屆畢業生:已經拿到畢業證,但拿到畢業證的時間在擇業期內。
國家規定的擇業期為2年,有些地方延長至3年。
“擇業期的應屆畢業生”需滿足以下條件:拿到畢業證;在規定擇業期內沒有與任何單位簽訂任何形式的勞動合同、無繳納社保記錄;戶口、檔案等保留在原畢業學校或人才市場。
應屆生身份的現實界定在企業招聘中,“應屆生”大多指“當年應屆畢業生”,許多用人單位明確要求20xx年畢業的應屆畢業生。公務員、事業單位等招聘公告中提到的“應屆生”大多包含“擇業期的應屆畢業生”在內。
這也提醒我們,如果同學們希望進入企業工作,一定要好好利用在校最后一年的機會,通過校園招聘找到心儀工作。如果立志從事公職,也要好好利用應屆生身份,不要隨意簽訂勞動合同和繳納社保哦~
簽訂了三方協議,還算是應屆生嗎?
如果簽訂了三方協議,但是沒有畢業且尚未入職(沒有使用派遣證和報到證),仍然算作應屆生,還可以參加校園招聘、報考公務員等。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違約,需要承擔支付違約金等相關風險哦!
應屆生身份何時失效?
已經簽訂勞動合同,繳納社保后就會失去應屆生身份;超過擇業期,不管是否找到工作,應屆生身份都會失效。
通過上文介紹,大家知曉了交過社保又去讀研究生畢業后算不算應屆生具體情況不同,以及應屆生的概念。希望各位學員決定考研之前能結合自身情況,做出合理的報考選擇。
本文關鍵詞:交過社保又去讀研究生畢業后可以算應屆生嗎
免責申明:本站所提供的內容及圖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收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學習、研究使用,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